(资料图片)
刚发现统计改版后专栏浏览量从35万涨到了112万。不知道怎么统计的。宁可就几个人认真的看一篇,也不想有这些花里胡哨的数据。新的更新地址的日浏览量经常为0还能让我更开心些。
原因是最近在看尼采的书,他表达的重点和我很相似,只是因为时代不同所以侧重的不同。但他也遇到了自己最大的难题,而且始终没走出来,即他希望向人们传播他的知识,就像游戏里集雨场词条里说的那个循环过程。但他也明白文字是死的,光看懂他说的没任何用,因此我看到他的手稿里同一段话经常用否定自己说的方式来演出,虽然正式版里还是用了正常的直述。
很多人看懂了,觉得不过如此,就会扔一边去搞新的知识,就像上古卷轴的很多玩家一来就问奥杜因之类的,听人解释一遍,然后就觉得懂了,就扔一边去了。是的,看文字是看懂了,但本质完全没懂。文字成了误导的工具。但如果不用文字表达,别人又接触不到。尼采在这个循环里出不来。虽然他也写了破解的内容,但这些破解的文字又会形成新的谎言。
因此,浏览量之类的没任何用,反而会成为固化的帮凶。看的人越多越像一潭死水。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是世界运作的一种方式。尼采过于爱人类,有着强烈的情感,我和他的不同,可能就在于我并没有爱或不爱之类的,我写作的方法也很独特,我可以肯定他不是这么写的。可能有类似的经历,注意到了相同的问题,有着相似的思考流程,但我多了一个不思考。
不看或不思考也是种方法?可能只适用于我,或历史上的极少数人。尼采看出了人的差异,因此指引人们穿过主流的迷雾,创造更多色彩。但我认为人都是独特的,都有其色彩,即便是我经常吐槽的零件,本身也是在创造着某种东西,表面上看是为狱卒的目的,但本质上能感觉到这些也构成了某种我无法表达的东西。因此不需要指引,也不需要改变。他们就是他们自己。看似的不变与某种意义上的变化的结合。
这似乎是种宿命论,但命运只是某种感观的概括。都无法认识自身是什么,何谈命运。电脑里的信息流有命运吗?宇宙的粒子有命运吗?都是无效的问题。
尼采感受到了世界的流向,虽然和其它人一样,无法证明它的存在,甚至无法用语言描述。我不会尝试解读它,因为经历让我明白穷尽五千年世界上所有人的智慧加起来都无法解读。
写了这么多,似乎这本书对我并没有感觉?并非如此,而是可能会有。不是吸收知识为自己所用的肤浅解读,也不是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的自作聪明。真实的可能性需要大量(?不知如何描述,总之不是吸纳别人之类的)才能成熟,而这种可能性本身也是一种可能,因为并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从哪开始,也不知如何结束。在那些环与网中。某种?一瞬间想(见)到了什么,但太复杂,已经忘了。